你是什么垃圾?

时间:2024-08-08 12:16:35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2016年北京市人代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固体废弃物管理处调研员王维平介绍,北京的拾荒者群体共分为13个帮派,聚集在北京四环外的聚集点中,每个大型聚集点约2000人。其中规模最大的“四川帮”,仅来自巴中市的就有四万人。第二大的是“河南帮”,大部分来自固始。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河北帮”、“江苏帮”一类的帮派。

帮派间规矩森严,拾荒的地区和捡拾的内容都有严格规定。如果没有地域圈子归属,就只能在被环卫工人和其他帮派翻捡过无数次的垃圾堆和垃圾桶中寻找仅剩的瓶子和废纸勉强糊口,甚至会有人身危险。

然而,随着北京大量垃圾回收场被外迁,废品回收站被关停,这个垃圾江湖似乎在慢慢远去。但这些天“十里洋场”上海,却再度唤醒人们对这个江湖关注。

1.什么垃圾?难倒学霸的一道题

大骨头算什么垃圾?小骨头算什么垃圾?

口红算什么垃圾?用完的口红和没用完的口红属于同一种垃圾吗?

吃过的小龙虾算什么垃圾?



报纸算干垃圾,那包狗屎的报纸算什么垃圾?

一杯珍珠奶茶没喝完,奶茶倒掉了,那么,奶茶杯和珍珠分别属于什么垃圾?

能回答对上述所有问题的,必成垃圾霸业!

2.支持还是反对?正反方观点PK

最近垃圾分类全民吐槽的段子大都是年轻人在传播,他们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对于环保的重要性也都了解。吐槽者有些是对垃圾分类的反对者,但更多的应该还是对垃圾分类为何如此麻烦的困扰者。

反方观点


大V菁城子发文说,不看好垃圾分类,因为「成本高,管得细,破坏了市场自发秩序」,那么市场自发秩序是什么呢?菁城子指出,「中国的城市里,原本有垃圾分类产业,(比如)拾荒者、收破烂,甚至底层的穷人。垃圾工厂还有职业工人在分拣处理,尽可能地获取资源。靠价格体系编织起来的垃圾回收产业链,原本就很高效,为何用罚款逼得每个家庭在源头搞分类呢?很明显,反分工的事情效率不会高。」

菁城子还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时间、精力也是很重要的资源。对效率的追求,对美好的享受,也需要尊重。不能为节约看得见的物品资源,就损耗最宝贵的无形资源」。

是不是听着也很有道理?



正方观点

容易变质的湿垃圾与干垃圾混合,不管是拾荒者分拣还是专业垃圾回收者处理,都会更加麻烦。湿垃圾焚烧热值很低,容易因为焚烧不完全而产生有毒气体二噁英;而不可燃的玻璃在焚烧后会软化附着在炉壁上,影响焚烧效率,垃圾场不得不经常停止工作清理炉壁。

对美好生活的享受确实不容干涉,我们不能因为全球变暖就不开汽车,不使用空调。但我们也不能对汽车、空调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视而不见,正因此,汽车必须尽可能省油,少排放有害气体;空调也必须尽可能节能。而在堵车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其实很多城市都在鼓励公共交通出行和自行车出行,希望人们减少使用小汽车出行。

对垃圾分类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因为垃圾对环境有害就不扔垃圾,但是我们也应该付出一些努力。无数人在扔垃圾前做出的一点分类的努力,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分布式系统在前端进行分类,这就能在末端处理时节省巨大的工作量。

有市场必然有新的商机出现!

3.垃圾分类的商机在哪里?



物通天下CEO孙学柏


智见近期也就垃圾分类等话题,采访了在物流领域从事托盘循环利用的物通天下CEO孙学柏。

孙学柏在中国包装总公司工作多年,创业从事的也是物流和包装领域。他说,包装本来属于辅助行业,没有多少人重视,后来大家发现,很多垃圾其实都来源于包装物。大家开始推崇reduce,reuse,recycle,后来又加了一个recovery,也就是减量、再利用、循环利用、回收这4R,包装的循环利用才开始受到重视。

实际循环包装有很多类,大众关注最多的是民用领域的快递包装导致的垃圾现象。现在也有人做快递包装盒的循环利用,但孙学柏认为,民用循环包装不好推广,几乎是循环包装领域最难的。但是工业用、商用领域的循环包装,业内很早就推行了,比如工业循环包装,汽车零部件、空调压缩机等的运输,都要用到循环包装。

「在商用领域,包装容易循环利用。但你要是搞分散型的、快递的包装,想把分散到千家万户各个小区的快递盒回收循环,就非常困难,成本很高。你要先在有回收网络基础的商用领域做回收和循环包装,综合成本低,有基础,才更可能成功。」

孙学柏认为,垃圾分类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想成功就要有基础。

「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应该是瑞士、瑞典、日本等国家,它们都花了几十年时间,从小学就开始教育孩子们垃圾分类。孩子长大以后,对于垃圾分类就很自觉,也知道怎么分。中国分四类就受不了了,实际上人家分十几类,垃圾分类的意识已经深入骨髓了。」

孙学柏认为,中国并没有日本那样的从小学就开始的垃圾分类教育,让现在的老年人接受可能会很难,但年轻人还是能够学会的。

「垃圾分类需要很长的过程,不可能马上成功。不过国家推动这项政策也是对的。没有国家强制,这事儿永远没戏。做这样困难的事,要有战略耐力。不能说现在遇到困难就不做了,政策出来到真正执行,落实到位,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很可能得用一二十年时间,大家才能接受。上海流动人口这么多,有人来有人走,怎么可能全都教育到?必要需要很长时间持续性的教育、引导、监督。」

那么,垃圾分类对于相关领域能带来哪些机会呢?

孙学柏认为,判断一个生意有没有价值,要看两个方面:第一是不是国计民生需要?第二市场是不是足够大?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一定会有前途。

他以自己所在的包装循环利用领域为例,商业、工业领域的包装循环利用已经很有成效,垃圾分类一定也会刺激到民用领域的快递循环包装。孙学柏说,民用领域快递循环包装前途非常大,因为包装盒不仅是货物的载体,也是信息的载体,这些信息一样有很大的价值。「包装领域有句话,包天包地包空气」,只有掌握容器——包装盒,才能将流动的数据抓在手上。

但是挑战难度不能太高,对于政策刺激下的市场机会,还是要一步一步走。

孙学柏认为,政策刺激所带来的产量提升、产业兴旺,并不能带来核心竞争力。比如现在上海实施垃圾分类,就刺激了垃圾桶制造等塑料产业,很多工厂每天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垃圾桶。但生产那么多垃圾桶之后,最后很可能会产能过剩,导致大家利润微薄。

「要在这个产业里有竞争力,你肯定还是要有一点独到的有壁垒的东西。」

孙学柏以自己做循环包装为例,「我有自己研发的标准化托盘,但是托盘是我的核心竞争力吗?并不是,遍布全国的网点和回收能力才是我的壁垒」。




比如从海南使用他的托盘运送火龙果,运到北京、天津、沈阳等城市,不管到哪个城市,都有网点将托盘收回来反复利用。而农产品的价格每天都有波动,还要能够及时响应各地不同的使用需求。

「响应得了,服务得到,这样才行。全国那么多网点,有的赚钱有的亏钱,亏损的地方你能不能维持住?你不能这边赚钱的地方有网点,亏钱的地方没有了。这就跟快递网络一样,你要把整个网络周转起来,然后能不能再借助自己掌握的大数据,让别人用你的托盘货能卖得更好?这才是我的核心竞争力。」

孙学柏指出,不能追热点、赶热闹,热点永远赶不完,创业者不管面对怎样的热点,都要静下心来,织好网,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垃圾分类背后也存在一个很庞大的产业链,很传统,孙学柏也坦承自己所在的领域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他要接触行业里很多最接地气的废品收购老板等人士,和他们打交道,谈生意。在现在的政策刺激下,如果巨头看好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循环包装等领域,那么这样的一个传统行业,存不存在被跨界打劫可能?

孙学柏说:「能够被打劫,就说明你的壁垒不够深、不够持续。你跑到这个目标就得再跑下一个,不停跑,这样别人瞄准你的时候,你已经跑到下一个位置了,他永远打不死你。这就是我们创业者活着的办法。跨界打劫,外行人干倒内行人,我不赞同这个说法。」

孙学柏指出,互联网企业最火的时候,跨界打劫这个词特别流行,好像什么传统行业都能拿互联网来重新改造,要外行颠覆内行。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现在哪怕传统行业的企业家们很多都是高学历出身,也一样关注互联网的东西。他自己基本天天都会看书,其他行业也都了解一些,「传统企业家在互联网这块的了解上,和互联网人士比,我觉得也未必有内行外行之分」。

孙学柏说,一个行业做的越深,你认识的人也就越多,这些人不管是变成你的商业伙伴还是合伙人,大家都是要一起合作的。你们在这个行业有一个共同体,别人进入这个行业永远绕不过你们,又怎么能够跨界打劫?当然,你也要有开放的思维,不断学习,这就能小成。大成的话,就要看你的格局了。

而垃圾分类能够带来哪些行业机会?

不管是垃圾分类小程序、代收代送垃圾服务平台、智能垃圾桶、家用智能分类垃圾桶、厨余垃圾处理器还是二手回收平台等等,在这场垃圾分类引发的风口中,多条细分赛道已经出现,冲锋者们已经冲入了赛道,而智见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