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简介 :皇帝中的清流,身后却未免凄凉

时间:2024-12-14 09:49:18

明十三陵的泰陵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也是明十三陵里第六座帝陵。

帝陵不对外开放。可以看到的是路旁的神功圣德碑、残得几乎没有了的祾恩门、掩映在树间的明楼和宝城的城墙。

康陵现在预约开放,从康陵出来步行慢慢悠悠就可以走到泰陵,再沿着昌赤路依次可以经过茂陵、裕陵、庆陵和献陵。

就算开放,明清皇陵的规制也类似。如果说能看出啥“花”,已经超出普通历史爱好者的能力范围。但依然愿意“到此一游”,更多为了感怀,墓主人的成功与失败、奇葩与睿智、心胸与算计……。

这里就感怀一下十三陵泰陵的主人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他爸是明宪宗朱见深,他爷爷是明英宗朱祁镇。明英宗太能作,直接和间接导致他的儿子和孙子童年都经历磨难,宪宗和孝宗都是性格上相对柔弱的皇帝。

孝宗的父亲宪宗专宠万贵妃,历史上留下了万贵妃戕害皇子的恶名。朱祐樘的“出现”对于宪宗纯属意外,在母腹中差点被打掉,降生后被太监、宫女、废后等隐蔽保护养育于冷宫,六岁才见到父亲。不久,母亲纪氏暴亡。

但这里有几个问题:当时太后还在,而且是宪宗生母周太后,这周太后是连英宗原配皇后钱氏都不怕的人物,她的强悍性格不可能坐视有人残害皇子的;孝宗是宪宗的第三子,他二哥也不是万贵妃所成,就是别的妃子也为宪宗生过儿子的;明朝还有一群特别喜欢管皇帝家事的大臣,如果真有残害皇子的事,大臣的奏章、谏言能把宪宗埋了。孝宗童年肯定是在夹缝中生活的,但到底惨到什么程度也不好说。不排除为了编排万贵妃而夸大某些事情。

孝宗在明代皇帝中算是一股清流:明朝很多皇帝喜欢打大臣屁股,孝宗对于臣下比较尊重;明朝很多皇帝怠政,不上早朝,孝宗不仅按时上朝还加上午朝处理事务;孝宗整顿吏治、清除佞臣、重用贤能、限制宦官、力求节俭;孝宗时期击败吐鲁番,收复嘉峪关以西的土地,经营哈密,修缮了长城,抵御蒙古。

明孝宗在位的十八年被后世称为“弘治中兴”,孝宗被认为是明代皇帝中缺点最少的一位。

孝宗被人称道的还有他的婚姻,他是古代帝王唯一一位恪守一夫一妻,没有纳妃的皇帝。他对于张皇后的宠爱到了惧内的地步,对于张皇后家族到了纵容的地步。

皇帝家是真有皇位要继承的,真需要儿子。一个都不保准。孝宗只有一个儿子,明武宗,可惜早早去世没留下子嗣。皇位由侄子、外藩的朱厚熜继承。侄子对于堂叔堂婶能有多好?孝宗的张皇后前半生的生活有多顺心,后半生的生活就有多糟心。她的两个在孝宗朝和武宗朝嚣张跋扈的弟弟都被嘉靖杀了。

明代皇陵里除了皇帝,通常还葬有皇后、继后、嗣皇帝生母、陪葬嫔妃。由于孝宗坚持只宠皇后一人,使得他成为历代皇陵中只葬着夫妻两人的绝无仅有的典型。

孝宗的泰陵在康熙时候就残破严重,乾隆时候重修过,明清皇陵申遗的时候再次重修。现在,棂星门是残的,祾恩殿就剩地基了,方城明楼是修缮过的。

泰陵神功圣德碑。嘉靖时期增建,碑亭已毁。

无论多么富贵繁华,都将是过眼云烟。这就是生活。

这个角度看这块碑,很像孝宗、尤其是张皇后寂寞的身后。又应了那句话:该干啥就得干啥。皇帝得生儿子,而且得多预备几个。如果孝宗有好几个儿子,怎么也轮不到朱厚熜。就算庶子继位,张皇后作为嫡母也不会晚年那么凄凉。

这儿附近是三座桥遗址,这条公路经过两座,现在剩了一座。

棂星门残得差不多了。

想起那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门开着,可惜进不去了。

有一个人有着枯燥的工作,车里那位的工作就是每天看着不让人进。

保护得老好了,栏杆隔出来的距离就是离门都老远。

陵墙都是修缮过的。

这儿的山势、景色都不错。古人陵墓的选址是科学不是迷信。

树木掩映下的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