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游玩只逛景点就错了,这些老胡同才是北京的魂

时间:2024-12-17 10:18:10

在北京,雄伟的天安门、红墙绿瓦的故宫、巍峨蜿蜒的长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是北京旅游的必到之处,是首都的代表性景点。看完这些景点,您如果说看到了北京,那就错了。其实,北京的文化精华除了这些著名景点以外,那些分布在二环内老北京城里纵横交错的胡同,才是北京文化的脉络,是老北京的魂。


北京胡同最早形成于元朝,到现在已经历几百年的演变发展,每一条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现在有的还保持古代的格局,以斑驳和沧桑向世人述说着它的前世与今生,这就是胡同的魅力。



东冠英胡同:位于西城区西直门内,末代皇帝溥仪和护士李淑贤结婚后,就住在这里,这里也是他最后的家。导演冯小刚也在这条胡同里住过,他们是不是邻居呢?

宝产胡同:23号到29号院、西边的赵登禹路58、60号院,以及四根柏胡同的18号,都是清末镇国公魁璋的府邸。魁璋是清顺治帝的二儿子裕亲王荣毓的九世孙,原本从裕亲王福全到魁璋的父亲荣毓,一直都住在台基厂二条的裕亲王府,到魁璋这一带,全家又被迫搬出裕王府,住进宝产胡同。

宝产胡同


西四北五条:位于西四北西侧,是从南往北数的第五条胡同。胡同5、7、9、11、13号院曾经都是大军阀张宗昌的住宅,后来在这里诞生了北京电影学院。其中的7号院,早先是藏书家傅增湘的宅院,傅增湘收集大量古书籍和古玩,为子孙留下巨额财富。

西四北五条


白塔寺东夹道:电视剧《幸福里的故事》拍摄地。红墙内的白塔经历740年巍然屹立,塔的设计者竟然是外国人,来自尼泊尔的工匠。

白塔寺东夹道


府学胡同:63号院,是文丞相祠,该祠是在文天祥当年被囚禁的土牢旧址上扩建的。文天祥在土牢被囚禁期间,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他亲手栽植的枣树经历7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枝繁叶茂,枣树奇特之处在于,向南倾斜,象征着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府学胡同 文天祥祠


蓑衣胡同:位于南锣鼓巷西侧,胡同窄小却也安静。光绪帝的亲侄子、溥仪的四弟爱新觉罗.溥任先生曾住在胡同的2号院。溥任把大半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还把王府的珍贵文物无偿赠与国家。曾是新中国的政协委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新源西里小学名誉校长。2015年在蓑衣胡同的家里去世,享年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