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州市,古称“卢奴”、“中山”、“安喜”,为保定市代管县级市,地处保定市南部,行政区划代码130682,总面积1283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109.6万人,是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保定市行政区划图
2、定州市历史悠久,早在周襄王三年(齐桓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49年),齐国国相管仲便在今定州市境内筑有一城,后属中山国地界,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迁都城于顾(即今定州),十八年(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国攻灭中山国,顾城归魏国管辖,周安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80年)中山恒公率军打败魏国,成功复国,不久将都城由顾迁往灵寿,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赵国灭中山国,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国灭赵国,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全国实行郡县制,今定州地区初属巨鹿郡,后改属恒山郡;
西汉初年置卢奴县,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封第九子刘胜为中山王,置中山国,定国都于卢奴,此后五百余年间沿用“卢奴”之名,并且一直作为中山国治所所在地;
两汉时期的中山国卢奴县(图片源自百家号/地图讲史)
后燕建兴元年(公元386年)鲜卑人慕容垂称帝,建立燕国(史称后燕),定都于中山,改卢奴县为弗违县,北魏皇始二年(公元397年)置安州,恢复卢奴之名,并作为安州、中山郡与卢奴县三级行政机构治所所在地,北魏天兴三年(公元400年)改安州为定州(是“定州”一名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
北齐时期废卢奴县并入安喜县,后又改称鲜虞县,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定州为博陵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定州,并改鲜虞县为安喜县,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改定州为中山府,府治仍为安喜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改中山府为定州,翌年改安喜县为定州(州县同名,从此中山府与安喜县的名称不再出现,定州一名沿用至今);
清代的定州(图片源自百家号/地图讲史)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定州为定县,1949年8月设定县专区,专署驻定县,1954年撤销定县专区,定县划归保定专区,1958年曲阳县并入,仍称定县,1961年曲阳县析出,1968年改属保定地区,1986年升定县为定州市,1994年保定地区与保定市合并,划归保定市代管。
3、开元寺塔、众春园庶、雪浪寒斋、中山后圃、平山胜迹、西溪玩月、唐水秋风和续阅古堂为著名的古定州八景。
4、开元寺塔,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真宗赵恒为供奉开元寺僧人令能从古印度取回的佛经、舍利而下诏修建,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建成,距今已900多年,因开元寺现已无存,故又称“定州塔”,又因北宋时期定州地处宋辽交界处,常利用此塔登高瞭望敌情,所以也称“料敌塔”或“瞭敌塔”,为古定州八景之首;
开元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建筑,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共十一级,塔高83.7米,塔基周长128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的美誉;
开元寺塔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十八年(公元1679年)、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三次修葺,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塔身东北面自上而下自然塌落,1986年重修。
开元寺塔俯瞰图
5、汉中山王墓为两汉时期的中山王及上层贵族的墓地,迄今共发现墓葬175座,其中尚存有封土的墓葬55座,除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葬于满城外,后世大部分均葬于此地,目前已发掘的墓葬中出土有青玉龙螭谷纹大玉璧、金缕玉衣、银缕玉衣以及首次发现的掐丝贴花镶琉璃马蹄金等珍贵文物。(金缕玉衣出土于中山怀王刘修墓中,平山胜迹亦为古定州八景之一);
定州中山汉墓
中山怀王刘修的金缕玉衣
自西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至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的338年间共计有中山王十七位:
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传中山哀王刘昌—传中山康王刘昆侈—传中山顷王刘辅—传中山宪王刘福—传中山怀王刘修(无子,国除);
中山哀王刘竟(汉宣帝刘询之子,无子,国除);
中山孝王刘兴(汉元帝刘奭shì之子)—传刘箕子(汉哀帝驾崩后无子,刘兴之子中山王刘箕jī子继位,更名刘衎kàn,是为汉平帝);
刘成都(汉宣帝刘询曾孙,东平思王刘宇之孙,公元前1年刘衎继位为帝,以刘成都为中山王,公元8年王莽篡汉,王位被废除);
刘茂(西汉宗室,建武元年(公元25年)被东汉光武帝刘秀封为中山王,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降为单父侯);
刘辅(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封中山王,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改封沛王);
中山简王刘焉(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徙封中山王)—传中山夷王刘宪—传中山教王刘弘—传中山穆王刘畅—传中山节王刘稚(无子,国除)
6、定州汉墓碑林即北庄子汉墓石刻,以488块汉代带铭石刻以及200余通历代石碑刻为主,涵盖北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个历史时期,时间跨度之大,碑刻数量之多国内罕见,其中不乏北齐彭城寺碑、关羽风雨竹碑、苏东坡雪浪石图石刻、北宋韩魏公祠堂绘画记、王维阴阳竹石刻、乾隆御碑、冯玉祥题王瑚碑等石刻中的珍品。
“宋苏文忠公祠记”碑
7、定州文庙又名“孔子庙”,唐代大中年间(大中为唐宣宗李忱的年号,公元847年至859年),时任定州刺史、义武军节度使的卢简求废佛寺而创修文庙,天佑十三年(公元916 年)扩建,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知州韩琦拓修,并正式成立定州官学,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知州苏轼修建“雪浪斋”。金末元初因战乱而焚毁殆尽,元明两代多次扩建维修,尤其以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的维修工程规模较大。明末清初大部分建筑再度毁于战火,清顺治至道光年间不断修葺扩建,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取消官学,建国后被辟为定州市博物馆,现存主要建筑有崇圣祠、魁星阁、大成殿、棂星门、明伦堂等,基本保持着道光年间的建筑格局。(雪浪寒斋为古定州八景之一)
定州文庙正门
大成殿
8、定州贡院是我国北方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贡生的考场,创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47.6平方米,主要由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和揽胜楼等建筑组成,其中影壁为贡院的起始建筑,也是考后放榜的地方;魁阁号舍为主体建筑,是供奉“魁星”和正式考试的场所;大堂是考生交卷与考官封卷的地方;揽胜楼则为考官办公兼住宿之所。
定州贡院
贡院大门
9、有“天下第一瓷”之称的定瓷,因烧制于定窑而得名,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宋代属定州),以产白瓷著称,也有少量黑釉、酱釉、青釉等瓷器,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时期;
定窑白釉印花龙纹盘
定窑瓷器由于其独特的覆烧工艺,以致烧制出来的瓷器口沿处因没有釉层而露出胎骨,即所谓的“芒茬儿”,后世常以金、银、铜等镶口。(覆烧工艺就是在原本应该放置一件瓷器的陶钵中,将两件同样的瓷器对口放置,通过节省空间的方式提高产量,但由于釉层在高温环境下会融化,导致两件瓷器粘连,因此在烧制时不再对瓷器口沿处施釉,亦称“倒扣芒茬”)
定窑白釉包口划花螭纹碗
10、晏阳初故居位于定州市中山东路路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州市晏阳初故居
晏阳初,生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别名晏遇春,四川巴中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早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今香港大学前身),后赴美国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学,1918年毕业,翌年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主攻历史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发起全民识字运动,1923年至1949年间长期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总干事,1926年开始在河北定县开展乡村平民教育实验,1940年在重庆歇马镇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并担任院长,1950年离开台湾移民美国,后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1990年病逝,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统计,定州市是当时河北省内唯一一个无文盲县。)
晏阳初先生旧照
11、定州清真寺始建于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为四合院式建筑,主要由正殿、垂花门楼、南北讲堂等组成,历经元、明、清三代多次重修得以保留至今,是我国现存四大古老清真寺之一。
清真寺正门
12、大道观玉皇殿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原为中轴式建筑群,由南向北依次为大照壁、关帝殿、二神殿、玉皇殿和老君殿,现仅存玉皇殿,殿内四壁留存有明万历年间的沥粉贴金帝王出巡图。清康熙年间道观东侧曾有一潭池水,养鱼栽荷,每逢中秋佳节民众携酒前往赏月,“西溪玩月”为著名的古定州八景之一。
玉皇殿
13、静志寺塔基地宫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1969年发现,共发掘清理出金、银、铁、石、瓷器以及木雕、丝织品等珍贵文物七百余件,其中定瓷就有115件,几乎全部为北宋早期定窑出品;
静志寺塔基地宫内壁画
净众院塔基地宫建于北宋至道元年(公元995年),1969年发现,清理发掘出定瓷55件,其中一件白釉刻莲花瓣纹龙首净瓶,高60.9厘米,是定瓷中罕见的大件瓷器,为定瓷中的瑰宝,也是我国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定窑白釉刻莲花瓣纹龙首净瓶
14、王灏(hào)庄园,俗称西关王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是一座坐东朝西的四合院式建筑,为清代定州富豪王灏的私家宅邸;
王灏庄园
据《定州县志》记载:定州王氏家族名声显赫,家资颇丰。王灏,字文泉,号坦圃,为人乐善好施,侠肝义胆,被当地百姓比喻作长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中举人,诰授中宪大夫,著有《括斋文集》《畿辅文徵》等书。
15、定州南城门,原名“迎泰门”,明洪武初年,定州都督平安为加强防御,重筑定州城,修筑新城墙13公里,城墙高12米,宽22米,开东、南、西、北四门,同时增建瓮城,清代多有修葺,现仅存部分城墙及城门。
南城门
16、定州在战国时期名“顾”,曾是古中山国国都所在地,是古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古中山国是由白狄族的一支鲜虞人所建立的国家,建国者为中山武公,因城中有山而得名,国土嵌在燕赵两国之间,历史上曾长期与中原地区的诸侯国交战,国力鼎盛时期有战车九千乘,有“战国第八雄”之称,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
古中山国疆域
17、廉颇,嬴姓,廉氏,名颇,字洪野,中山郡苦陉(xíng)县人(今定州市邢邑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生于周显王四十二年(赵肃侯二十三年,公元前327年),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率军深入齐国境内,攻取阳晋,威震诸侯,官拜上卿。赵惠文王二十年至三十年(公元前279年至公元前269年)率赵军先是大败齐军,再攻陷魏国防陵、安阳,后又大破秦军于几邑,十年间东征西讨,无一败绩;
游戏《三国志11血色衣冠》廉颇头像
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奉命统帅赵军阻击秦军于长平,固垒坚守达三年之久,后赵王中秦国反间计,以赵括替代廉颇为将,致使“长平之战”赵军四十余万被坑杀,邯郸被围,几近亡国。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将栗腹、卿秦伐赵,廉颇领兵于鄗(hào)城大败燕军,杀栗腹、俘卿秦,迫使燕王割五城请和,并凭此役之功,被封为信平君,任假相;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带兵攻取魏地繁阳,同年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继位,因军权被解除,被受排挤而发怒,离开赵国投奔魏国,在魏期间未受重用,并因奸臣郭开从中作梗而错失再度为赵国效力的机会(即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出处),不久楚王迎其入楚担任楚将,却未能建功,楚考烈王二十年(公元前243年)病逝于寿春;
廉颇画像
负荆请罪的典故就出自《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据记载赵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蔺相如凭借“完璧归赵”和“渑miǎn池之会”两件事上的功劳,官至上卿且位居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并扬言见面之后定会羞辱蔺相如一番,蔺相如得知后便有意不与其碰面,别人都误会他是害怕廉颇,廉颇为此也很是得意,蔺相如的门客不理解他的做法,他却说道:“秦王如此威风我都不害怕,又怎么可能会怕廉将军?只不过我想强横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我与廉将军的存在,如果我二人相斗,势必有一方受到伤害,秦国也将会乘虚而入,我之所以忍让,就是把国家安危摆在了个人恩怨的前面”。廉颇听闻之后非常惭愧,于是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负荆条,至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二人最终成为同生共死的朋友,“将相和”也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经典故事之一。
负荆请罪
18、赵彦徽,安喜县人(今定州市),北宋开国功臣,“陈桥兵变”六功臣之一。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世宗皇帝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是为恭帝。翌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南下攻周,宰相范质急遣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统军北上御敌,大军行至陈桥驿后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率军回师开封,胁迫恭帝退位,以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殿前都虞侯王审琦、虎捷右厢都虞侯张光翰以及龙捷右厢都虞侯赵彦徽为首六人拥立赵匡胤登基为皇帝,宋朝建立。后改任建雄军节度使,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病逝。
19、王瑚,字铁瑚,民国政要,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出生于直隶定县,早年曾就读于保定莲池书院,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清朝末年历任四川庆符县知县、广西柳州知府、吉林伊兰兵备道等职,以为官清正廉洁著称于世,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先生以东三省筹边使考察官吏政绩时,称其为“循吏第一”。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赴云南参与组织护国军,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调任江苏省省长,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辞官回原籍,以务农为生,同年冬,应冯玉祥将军邀请出山,后随其参与北伐,转战于陕甘豫等地,冯玉祥将军称他是“中国第一清官”。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被聘任为北京辅仁大学教授,翌年病逝于北平,其座右铭为:万分廉洁,只是小善;半点贪污,即为大恶。
20、鹿钟麟,国民党二级上将,西北军著名将领,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出生于直隶定县,自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与冯玉祥相识后,跟随其转战四方、戎马生活四十年,是冯玉祥将军的主要助手。北伐战争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九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十八军军长、南京军事委员会委员、军政部次长及代理部长、河北省主席、兵役部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寓居天津,新中国成立后,任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河北省常委,1966年病逝于天津;
鹿钟麟旧照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11月5日,时任京畿卫戍总司令的鹿钟麟带领军警几十名由神武门进入故宫,以武力相威胁,迫使溥仪接受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帝号,搬出紫禁城。1961年,鹿钟麟、溥仪以及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战士熊秉坤,三人在中新社举办的座谈会上不期而遇并合影留念。
从左至右依次为鹿钟麟、溥仪、熊秉坤
21、江潮,出生于1917年,河北定县人,1934年参加东北军,任57军排长、连长,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海陵独立团营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二师六团团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六团团长、东北野战军一纵二师参谋长、第四野战军38军司令部参谋长、113师师长等职,1950年10月带领113师随38军一同奔赴朝鲜战场,随后在“三里所迂回穿插”行动中率部出色完成任务,粉碎了敌军的“圣诞节攻势”,为113师赢得了“飞虎师”的美名。归国后先后任38军参谋长、副军长,西藏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南京高级陆军学校副校长(正兵团级)等,1955年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以及朝鲜人民政府颁发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二级国旗勋章,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96年病逝于南京。
江潮将军
22、定州新宗熏肉源于宋代,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苏轼出任定州知州,期间与衙厨王某一起研制了以松柏枝熏烤、辅以多种中草药而制成的一种熏肉,并将秘法书写下来,王某抄录传于后人,一直流传至今,清代曾作为州县贡品进献给皇帝品尝,2013年“新宗熏肉加工技艺”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宗剔骨熏肘花
23、定州地区酿酒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便具有较高的酿造水平,据专家考证“古松醪(láo)酒”就是史料中记载的为当时各诸侯王所垂怜的“千日醉”,唐代“松醪酒”盛行于民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出任定州知州期间,根据当地的酿造工艺,亲自收集材料,取黑龙泉水自酿松醪酒,取名“中山松醪酒”,并作《中山松醪赋》一文,赞美该酒“味甘余之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葡萄”,该赋文也是苏轼流传于后世的著名书法墨迹之一;
中山松醪赋
此后,中山松醪酒历经南宋、元、明、清四朝长盛不衰,民国期间更是有了专门生产该酒的“永泰昌”商号,抗日战争时期,中山松醪酒厂毁于战火,1987年恢复生产。
中山松醪酒
24、定州秧歌戏,原名“定县大秧歌”,因发源于定州市而得名,流行于河北省保定市以南,石家庄市以北的部分农村,据传其源头原为一种民间小调,经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填词正曲而流传下来,故又称“苏秧歌”,民国时期曾风靡一时,最兴盛的时候可演出的剧目达五十余种,2019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定州秧歌戏《杨二舍化缘》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