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生平简介 ,一代大儒,用最朴素的语言写最平实的乡思,却直戳人心!

时间:2024-07-20 15:18:08

李觏(gòu),出身贫寒,从小就展现出来非凡的天赋。

5岁学声律、习字书,10岁作诗文,20岁以后文章已小有造诣。

虽然才华横溢,但应试能力一般。三次参加科举,次次名落孙山。李觏没有背景,没有人脉,自己还没有钱,连来回的路费都没有,全靠自己一双好腿,这么一合计,入仕的几率接近于零,只好回乡另谋出路。

在家里,他一边侍奉母亲,一边著书立说,还找了个乡村教师的兼职,自称“南城小民”。

虽然远离庙堂,但是李觏还是很关心时政的,写了不少富国、强兵、安民的文章,比如《平土书》、《富国策》、《强兵策》、《安民策》等,这些文章受到不少学者的推崇,也直接启发了正在推行新政的范仲淹和后来要变法的王安石,南城小民逐渐变成一代大儒。

有了一定知名度后,李觏开始大展拳脚,他在老家盱江边上,创办了私立学校—盱江书院,开课教学。慕名而来求学的人还不少,每次开课报名的有上百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后来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成员邓润甫等都是他的学生。

正当他息了从政的心,一心扑在教学上的时候,范仲淹看中他的才华,向朝廷推荐他为太学助教,虽然还是教书的,但工作单位到了官办大学,好歹有个编制,吃上国家饭了,这一年他40岁。

此后李觏历任太学说书、海门主簿、太学直讲等职,辗转多地,可能是很久没有离开家乡这么长时间了,他思乡之情难抑,写下这首《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整首诗用词平实,言简而意深,情感层层递进,不断深入,把思乡之情表达到极致,孤独、落寞、凄凉扑面而来,读起来直戳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