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石朝”花开正艳|务川石朝乡从“极贫孤岛”到“云端桃源”的蝶变之路

时间:2025-03-19 18:56:00

阳春三月,汽车行驶在云雾缭绕的务川自治县石朝乡盘山公路上,目之所及皆是生机。连绵的香榧林随着山势起伏,一簇簇修剪整齐的金银花藤蔓在微风中摇曳;远处黔北民居上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山间薄雾交融,恍若仙境。这个曾被列为贵州省20极贫乡镇之一的山区小乡,如今已破茧成蝶,以全新的姿态惊艳世人,“云上石朝”的美誉不胫而走,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

破局:从“等靠要”到“主动干”的思想觉醒

“以前村里穷,年轻人全往外跑,大量的土地撂荒,日子过得很艰难。”石朝乡浪水村三层岩陈祥学老人回忆说。曾因受自然条件、交通、信息等因素制约,产业单一,群众思想落后、生活积贫积弱。

那时,群众发展动力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当地流传一首歌谣:为人不坐高山山,十冬腊月把门关。一天三顿老苗饭,肚皮烤起火斑斑。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高海拔村寨群众的“猫冬”的陋习。

2012年,乡里为了盘活浪水村三层岩组闲置土地资源,规划发展1500亩金银花。“乡里免费提供种苗、肥料和技术,但村民发展信心不足,抵触情绪严重。”时任石朝乡副乡长、包村领导王丽回忆说。乡里、村支两委反复做群众思想工作,动员党员带头,引领能人成立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签订了订单销售合同,产业才逐渐走上正轨。

经过几年努力,首批种植的金银花初见收益,有的人家增收了七八万元。沉寂的山村沸腾了,种植金银花能赚钱、能致富。

青壮年、返乡农民工、六七十岁的老人纷纷上山,开荒劈草,加入金银花种植队伍。短短几年时间,仅三层岩组就发展起了8000亩的金银花核心产业基地。

产业发展不仅仅带动村民经济增收,更是促进群众思想观念深刻转变的催化剂。

高峰村的村民符治贤,曾经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在乡村干部的多次走访劝说下,他开始尝试发展养殖产业,农技部门重点帮扶,收入逐年上升,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盖起了新房,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他感慨地说:“以前总想着靠政府救济,现在才明白,只有自己努力干,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像符治贤这样的例子在石朝乡数不胜数。随着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看到了希望,主动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从“等靠要”到“主动干”,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成为石朝乡同步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造血:“5+2+N”产业矩阵筑起增收“长城”

“坑要打25厘米深,底肥要放足,土球不能散,填土要压实……”3月13日,贵州务川务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漆村香榧种植示范基地引进优质新品种香榧苗,村民彭昌文一边示范操作,一边讲解栽种要领。

彭昌文是石朝乡大漆村土生土长的村民,早些年,他也曾随打工浪潮,转战于江浙沪粤等地的工厂或工地。贵州务川务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到村里发展香榧,他毅然回乡,加入香榧产业发展。“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助力家乡建设,谁还愿受背井离乡的苦?”

众多像彭昌文一样留在家乡发展的村民,主动参与到香榧产业发展队伍,认真学习香榧管护相关知识,逐步成长为行家里手。无论是香榧的种植管理、还是香榧属性、前景、价值,他们都能如数家珍。谈到香榧产业带来的变化,更是竖起大拇指,由衷地点赞。

全乡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香榧5.1万亩。采取“长短结合、立体发展”的产业思路,林下套种黄精、生姜、大豆、辣椒等短平快产业,带动全乡2300多户农户增收。

近年来,石朝乡立足资源优势,围绕“5+2+N”产业布局(即5.1万亩香榧、2.5万亩金银花和辣椒、中药材、车厘子、烤烟等N个特色产业。)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山地特色优势产业,苗圃培育、精品水果、中药材、树下养殖……一个个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散落在青山绿水间。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在产业链做足文章,开发的金银花水、金银花酒、金银花茶、金银花鸡汤、香榧干果等系列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持续打好生态牌,巩固发展好香榧、金银花等特色产业,延伸拓展产业链,走好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发展路。”石朝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黄煜杰说,织牢产业网,提升附加值,促进群众持续增收。

塑形:“云上石朝”擦亮乡村旅游新名片

清晨,驱车去石朝,穿过浓雾,车窗外云海翻滚,车子在挂壁公路上行驶,好似在云端上飞奔。站在交界垭口“云上石朝爽爽小镇”巨型广告牌下,前方是静谧恬美的村庄,身后则是翻腾的茫茫云海,远处的山头,时隐时现。耳际传来清脆的鸟鸣声,应和着隐隐约约的鸡犬声和呼呼的风声,宛如走进了人间仙境。

石朝乡平均海拔约1200米,气候凉爽宜人,自然风光秀丽。因独特的高山气候和生态资源,成为避暑康养的理想之地。乡党委政府敏锐地捕捉到了旅游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旅游避暑产业。打造开发“探天坑”“观云海”“赏星空”“游石城堡”和探秘“古银杏群”、体验金银花海、香榧园等数条生态旅游线路。还巧妙地将凉爽气候、人文景观、乡村风情与优美生态相结合,推出了涵盖集体育休闲、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特色避暑旅游产品。

每到夏季,石朝便迎来了旅游旺季。来自重庆、四川、江西、湖南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在这里避暑休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清晨,在鸟鸣声中醒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漫步在乡间小道上,欣赏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傍晚,伴着夕阳的余晖,与当地村民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农家美食,分享着生活的点滴。“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气候凉爽,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我每年夏天都来这里避暑。”一位来自重庆的游客兴奋地说。

旅游产业的兴起,不仅带来了人气,也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自家空闲的房子能变成民宿挣钱。”2022年6月,浪水村村民李海利用在集镇的三层楼房开起了云海山璟民宿,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生态之美是大自然馈赠,人文之美是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我们将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持续推进文农旅一体化发展,擦亮‘云上石朝’品牌。”石朝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罗永丽说,升级打造了云中驿站、石城客栈等民宿5家,床位200余张。持续做优文旅品牌与服务,形成了良性互动,让石朝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春来山花烂漫时,满目生机更盎然。这座曾经困锁深山的极贫乡,正以强劲的发展之姿,演绎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我们依托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用热情和担当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书写新的篇章,在乡村振兴中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石朝乡党委书记申刚信心满满地说,相信在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思想之花、产业之花、文旅之花、文明之花、希望之花一定会持续绽放,“云上石朝”一定会更美、更靓,成为黔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务川融媒体记者 覃俊锋 彭飞

编辑 吴浩宇

二审 邱胜

三审 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