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所谓进京赶考,就是到京城去参加终极考试,所谓的进京,并不都是北京,而是当时的京城。唐朝是长安,宋朝是开封和临安,明朝前期是南京,后期是北京,清朝是北京。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进京考试的,考生在达到这一成就之前必须要先解锁前面若干关卡,最后才能闯到这一关。首先考中秀才之后,才能参加乡试。乡试是去省城考的,三年一考,考中了便称为举人。只有成为举人之后,才有资格进京赶考,到京城去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以明清两代为例,考生必须从闯过县州级考试开始,再过了院试、乡试,最后才能进京赶考,到京城去参加会试和殿试。
很多影视剧作中的考生都是背着书箱,一路步行去赶考,那事实是如此吗?古代一个考生要想进京赶考到底闯过哪些关呢?
其实,古代举人进京赶考,交通方案有很多,但一路步行抵京的,并不是常见的方案。
从隋唐开始,中国人就开始开凿沟通南北的运河,最初的目的是运送粮食,后来运河逐步发展,就形成了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出发,坐船北上,可以直达北京郊区。古代南方的考生,可以步行、骑骡马,或者坐船到江南,在大运河沿岸的码头,坐运河船,一路北上,去京城。
明清两代,由于接驳大运河较为方便,所以江苏、浙江、湖南、湖北这几个省赴京赶考的举人都相对较多,而其他偏远省份呢,例如云南、贵州等地,当时因为路途遥远而放弃赶考的人,比比皆是。
那时候进京赶考,通常需要步行,坐骡马,坐马车,坐船,需要混合各种交通方式。举个例子, 一个广东佛山镇的考生,从佛山某个码头上船,沿北江北上,到清远,然后到韶关,溯江而上,到南雄,抵达南岭,这个时候下船,步行或者骑骡马,翻过梅岭,进入江西,在江西的大余县上船,船沿著复杂的水系进入赣江,经过吉安、南昌水域,进入鄱阳湖,并进入长江,然后,船顺长江而下,经安徽抵达江苏,到扬州,船转舵,进入京杭大运河,然后进入山东境内的运河段,再进入大运河的河北段,抵达通州,然后,骑骡马进北京。
明末清初时期,从佛山到北京,这样走的话,一般要走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非常艰辛。
有钱的考生会僱佣书童,帮他扛行李。
不过,当时有驿道,就是官府修的公路,各地举人进京赶考,沿途有驿道的,在沿途的驿站,都可以休息。北宋时候,官府会给赶考的考生发放“驿券”,考生凭“驿券”,可以在沿途官府开办的驿站免费住宿,由于你是举人,当时各个驿站的驿卒,通常是不敢怠慢你的。
古代的举人,进京赶考的路费,是自己承担呢?还是可以找政府报销?事实是许多朝代都对进京赶考的举人,都有赶考路费补贴。
但是每个地区补贴不一样。例如清代初年,就开始规定有“会试盘费银”,就是政府发放的路费,当时规定对各省考生的补贴是:“安徽二十两,江西、湖北皆十七两,福建十五两……直隶、四川皆四两,山东一两,广东二十两,惟琼州府增十两,每名三十两,于领咨日给发。”
这个路费,金额不是都一样,举例说四川离北京那麽远的地方,只补贴四两银子,也就人民币四千块钱左右的样子,四川的很少,是否有其他的考虑,有待考证。
考生的路费补贴需要找布政,表明身分后,方可申请这笔钱。除了可以拿到钱外,还可以拿到一个“火牌”,考生凭这个火牌,可以在沿途的驿站,领取一辆马车,坐这辆马车,可以到下一个驿站。
的马车上,还插了写著“礼部会试”四个字的黄旗,这种车,在当时被称为“公车”。公车上书”的那个“公车”就是如此。
这种公车很威风的,沿途的关卡守卫、土匪盗贼,看到黄色的旗帜,都知道是公车,都不敢阻挠,知道自己惹不起。因为赴京赶考是经过朝廷的层层选拔,耗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和朝廷资源,如果有人胆敢抢劫。那考生就会去当地县衙门去报案,通常县衙不敢怠慢,会立马去破案,因为县令害怕举人到京城找御史(检察长)去告状,说你这个县令,没有重视皇帝的考试,因为科举考试是皇帝统治国家的重要手段,你县令怠慢举人,御史是要弹劾你的。轻的乌沙不保,重的要坐牢甚至搭上性命。针对抢劫考生的朝廷会一抓到底。所以一般强盗不愿意对抗朝廷,风险太大。
上京赶考,除了这些外,考试还面临野兽和疾病的风险。近代以前的中国,野外是有各种野兽的。最常见的就是豺、狼、虎、豹。而在近代以前的中国,举人赴京赶考翻山越岭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概率遭遇野兽的。
另外一个就是就是疾病,主要是,痢疾,疟疾,霍乱,流感……等等,人在翻山越岭的时候,被蚊子叮咬一下,喝一点山泉水,吃一点野果,和一路上的各种人接触,说话,打喷嚏,咳嗽,吃别人吃过的碗筷,都会染病,有的考生人尚未到京,就病死在路上了。
那些顺利的,历尽千辛万苦的考生,风尘仆仆,好不容易来到京城,又是怎么解决吃饭和住宿问题的呢?有一个地方叫同乡会馆。可以管吃关注。
明朝有个文学家叫沉德符的,依据他的著作《万历野获编》的记载,明朝时候,北京城里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同乡会馆”,是谁开的同乡会馆呢?
主要两种人,要么是朝中的大官,要么是京城里经商的富豪,比如说,贵州籍富商丁某在北京买下一套房子,开办“贵州会馆”,招待贵州赴京赶考的举人们,包吃包住。为何要这么做呢?无非两个目的:一、博取慈善家的美名。二,结交这些举人,无论他们能否考上,将来都是极好的人脉。
除此外,当时进京赶考的考生,有没有死于交通事故的呢?答案是:很多。举个例子:道光二年,云南昆明举人尹尚廉,进京赶考,走到了距离京城不远的河北衡水,为了走捷径而坐船,结果在距离北京不远的江河上,翻船了,溺死在京郊。
大清嘉庆年间,广东番禺有个名叫“林柏桐”的考生,27岁中了举人之后,多次赴京赶考,从27岁一直考到42岁,都没有考上,不过,他留下了一本名叫《公车见闻录》的著作,在书中,他写下了当时广东人进京赶考的一些有趣细节:
细节一:当时赶考,为了安全、解闷、互相照应等等,举人们在动身之前,先要约伴,也就是,三五成群,一同上路。
细节二:通常考生要带上衣服、帽子、被子、蚊帐、手巾、袜子、靴子、洗脸盆、笔墨纸砚、银子。
细节三:在古代,江河湖泊上,有大量来自各省各地的船家,做客运的生意,理论上说,只要你钱给够,任何地方只要有水路能通,船家都可以搭你去,所以当时的交通,虽然说落后,但其实也还是有解决的方案。
大清亡了后,百姓方便多了,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从天津到南京(浦口),火车两天就到了,不过那个时候,已经没有科举考试,因为科举考试在1905年被废除了。
不过,津浦铁路通车之后,南方的考生进京,报考北大、清华等,坐津浦铁路的火车,从南京浦口上车,两天就到天津,再从天津进京,那就方便多了。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古代没有身分证,参加科举的考生,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呢?
事实是,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早就使用准考证,只不过不同的考试,准考证的名字和格式不同,其中有一种准考证,叫做“浮票”,下图是一个例子,是一个名叫“赖以尊”的考生的准考证,当时没有照相术,所以在准考证上写明:这个考生20岁,中等身材,脸上没有胡子,其实这些无法准确描述这个考生的容貌,这也就是为什么,科举考试经常发生枪手替考的现象。
古代进京赶考的举人,没有卫星导航,他们怎么知道去京城的路呢?万一迷路了怎么办呢?
那你可能低估了中国古代的出版业。中国古代的出版业,其实非常发达,在古代一直都有指导人民如何去一个地方的“导航书”,今举个例子:《示我周行》。就是下面这本,看,我们的先人,起的书名多好:示我周行,指示我四周行走。在这本《示我周行》中,举例说,详细告诉了读者:从杭州怎麽去北京,从济南怎么去北京,从太原如何去北京等等,所以,在古代的中国,虽然没有导航,但很多书里面,都有详细的地图指南。
最后,如果会试考中了,便称为贡士。然后再参加由皇上亲自监考的殿试,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都会成为进士,区别在名次不同,其中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就可以当官,为人民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