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城的正门被称为什么(中国古建筑“门”的艺术特性)

时间:2024-09-11 10:02:03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由多部分组合而构成的,包括建筑主体、院落环境、景观绿化......而同样一个建筑主体也是由多部分组合而构成的,木装修就是其中的构成之一。什么是木装修呢?木装修包括门窗、天花、花罩等各式为主体配套的功能性构件。在这些装修类别里,最基础的就是门窗。



门在中国古代主要分属两大系统,一是划分区域的门,一是作为建筑物自身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门。划分区域的门多以单体建筑的形式出现,包括城门、台门、屋宇式大门、门楼、垂花门、牌坊门等。而建筑自身的门则是建筑的一个构件,如实榻门、棋盘门、屏门、隔扇门等。



门的建筑造型和数量都会关系到尊卑等级,所以,门在古代都是按一定的礼仪制度来设置的,因此,门在中国古代社会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甚至于门上的装饰,都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等级。


门的发展历史


追溯到门的源头,大概是有防御上的意义而来,这也是门本身所具备的性质,但是后来更多时候是出于形制上的“礼”而设。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将许许多多的事物熏陶得纹彩绚烂,折映着自己的博大精深。即便是门,亦为如此。辞书上解释说:门,建筑物的出入口上用作开关的设备,或房屋、车船及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


早在我们的祖先居住岩洞穴那个年代,门的雏形可能就产生了。大概有了家居意识,也就产生了门。山顶洞人住的山洞,在洞口挡些石块、树干之类的东西以作屏障,很可能就是原始的人类的门。



最初的“门”是为了防范其他部落、野兽袭击专用(还不具备开启功能),当结婚用的洞房有了门后,就有了遮寒、隐私的作用,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开启功能、隐私防寒功能,门的应用在婚姻时,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门的作用


门是居住的室内与外界的出入口,有房屋建筑就得有门,它是居住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又被称为“门面”“门脸”,这说明了人们对于门的关注和看重,同时也表明,门的作用绝不仅仅在于供人出入。它还具有防卫的作用,是一种安全设施。掩上门,外人无法窥视室内,插上门,则能控制出入,保障居所的安全。


门的另一种作用是界定空间。门内是内部空间,门外则是外部空间,以门为连接点,内外空间清晰明了,这在中国古典建筑中表现得最为精彩。中国的古典建筑采用的是平面上横向展开的群体空间组织方式,由单体建筑组成院落,由院落组成建筑群,建筑群组成街坊,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在如此众多的建筑中,起界定与连接作用的就是门。



“门”在中国古建筑当中代表着一种平面组织的段落和层次,虽不能够完全按照规定达到“一堂一门”但确实是“一院一门”。“门”成为封闭空间的转接点,每一道“门”都代表着一个以院落为中心的建筑组群的开始,或者是前一个组群的终结。


在平面布局来看,庞大的建筑群的节奏和韵律都是依靠这些“门”来达到的。表现在具体形制上,例如宫城,宫城的正门被称为“皋门”(紫禁城天安门),接着就是“应门”(午门),之后为“路门”。“路门”即为建筑群的门,比如说“太和殿”的“太和门”,“乾清宫”的“乾清门”均为这一类。


还记得,在电视剧中常能听到有门风、门面、门脸等俗语,也有高门出贵子、门当户对的说法和讲究。在封建社会民居建筑中门有严格的建造规制,人们可以从建筑的门及门楼的用材、造型、装饰等看出其主人的财富及官职地位,从院门所悬挂的各式匾额中,揣测出其主人的志趣与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