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度纬度怎么区分(地理常识之“经纬度线”划分的提出和使用)

时间:2024-12-09 09:18:31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通过经纬度唯一确定,这种以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体系,被称为“经纬度线”。

经纬度线的提出和使用,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探索地理的漫长历程。

地理常识之“经纬度线”划分的提出和使用

早在公元前34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东征,随军地理学家第凯尔库斯在绘制“世界地图”时,发现沿着亚历山大的东征路线,无论季节变换、日照长短,阴晴大小都非常相似。这实际上就是在地球上划定了一条纬度线,这条线大致从直布罗陀海峡经过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延伸到太平洋。

在亚历山大去世后建立的埃及城市亚历山大里亚,多年担任图书馆馆长的埃拉托斯特尼,通过计算得到地球圆周为46350千米,并画了一张地图,上面画有7条经度线和6条纬度线。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使用经纬网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在亚历山大图书馆工作的克罗狄斯·托勒密,汇总前人观测与计算的结果,提出在地图上绘制经纬线网的系统概念。他绘制的《地理学指南》中的“托勒密地图”,成为当时最完整最科学的世界地图。但到了15世纪,航海家亨利发现这幅地图上的经纬度并不准确,在实际航海中无法使用。

之所以无法准确测定经纬度,关键问题在于没有“标准钟”。18世纪,随着机械工艺的进步,英国钟表匠约翰·哈里森用了42年时间,制造出极为精确的海上计时钟,使经度测定的误差控制在1/3英里以内。1735年,法国钟表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的一种海上记时器也投入使用。这为准确测量经纬度奠定了基础。

19世纪,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量角仪测定地球曲率半径,从而进一步完善经纬度体系。1884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经纬度会议,确定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东西两个半球。这成为现代经纬度网的起点。

20世纪,卫星导航系统的出现使得经纬度测量进入精确时代。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等,通过卫星发送精确时间信号,使得地面任意一点的经纬度可以测定到厘米级精度。这为航海、航空及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人类测绘和使用经纬度线,既展现了文明的进步,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经纬度体系奠定了现代地图学与导航技术的基础,使世界变得紧密相连。“经纬度线”的提出和应用,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成果,见证了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伟大。

地理常识之“经纬度线”划分的提出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