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属于哪个市(河南省嵩县的概况)

时间:2024-12-09 09:47:59

1.嵩县的基本情况。嵩县位于洛阳市西南部,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东接汝阳、鲁山,南邻南召、内乡,西依栾川、洛宁,北与宜阳、伊川接壤。因地处嵩山起脉而得名,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为全省第四版图大县。嵩县辖城关(1984年1月建镇)、田湖(1987年6月建镇)、车村(1995年8月建镇)、旧县(1999年5月建镇)、闫庄(2008年1月建镇)、德亭(2009年1月建镇)、大章(2010年1月建镇)、白河(2010年10月建镇)、纸房(2011年10月建镇)、饭坡(2013年8月建镇))、九皋镇(2017年12月建镇)、陆浑镇(2020年7月建镇)12个镇和大坪、何村、黄庄、木植街4个乡,16个乡镇共310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3.7万,其中农业人口54.6万。

2.嵩县的城市荣誉。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国家园林县城、中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河南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卫生乡镇(县城)、中国智慧教育百佳县市、省级森林城市、河南省首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河南省省级森林城市、河南省首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2023届河南省文明城市、2023年河南省肉羊大县培育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县、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银杏之乡。

3.嵩县的经济实力。2023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30.6亿元、同比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1亿元。全年开展审计项目36个,审减、调整、盘活资金1.65亿元。持续推进“放管服效”改革,重塑审批服务流程,企业办事流程缩短70%以上,15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出台支持企业升规纳统“企十条”、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十二条”等政策,新增市场主体8095户、增长48.1%,新增规上企业32家,兑现企业扶持资金3000余万元。

4.嵩县的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创新引领,13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6.4亿元。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42个、总投资374.5亿元。完成“三大改造”项目22个、投资1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5%,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21家。总投资115亿元、装机规模180万千瓦的龙潭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熊耳山风电、泰胜风能投产达效;馨飞凡豆制品加工、菘田农业即食双孢菇二期项目建成投产,金乐嘉膨化食品国内外订单超2万吨;壹甲陶瓷钾长石精深加工项目成功签约,完成黄金产量40万两。

5.嵩县的主导产业。持续实施农业产业、电子商务双“十百千万”工程,新发展烟叶2.5万亩,食用菌、桑蚕稳定在1.5亿袋、2.3万亩,壮大33个千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深化“牛(羊)十条”政策,新建“托牛所”100个、规模场10个,拓展“养牛(养羊)贷”业务,对脱贫户、监测户等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全额贴息,积极申报河南省肉羊大县培育县,确保牛羊饲养总量达到15万头、30万只,辐射带动20万名以上群众稳定增收。推进“乡贤链+产业链”双链融合,新增返乡乡贤2000人以上、领办实体1000个以上,带动就业1.5万人以上。

6.嵩县的农业状况。整合资金4亿元,实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项目152个,确保脱贫群众“一持续两高于”、经营性工资性收入占比90%以上。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新建高标准农田6000亩,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亿斤左右。举办第三届乡村运营商招募大会,打造4条乡村运营精品线路,丰富多元业态,创建“达标村”102个、“示范村”32个、“精品村”4个,带动2100户以上群众家门口就业创业。

7.嵩县的城乡建设。渑淅、嵩内、嵩汝3条高速成功纳入省级重点规划,提升干线公路87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宜居宜业品质提升,实施“两建设、三改造”项目43个,完成投资12.84亿元。改造老旧小区22个、1271户,建成投用3个社区邻里中心。新建供热管网16公里,城区供暖面积达80余万平方米。治理隐患窨井2350余个,城区绿化率达76%,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县城、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复审。青年友好、游客友好功能更具引力,投用公共停车场7个、车位554个,以高都川青春夜8点、滨河公园、两程路商业街初具规模。

8.嵩县的交通状况。尧栾西高速、洛栾高速、洛栾快速通道穿境而过,渑淅高速、洛嵩汝高速、嵩内高速嵩县段等开工在望,三纵两横、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体系正在形成。省道S247、S325、S322在境内交汇。洛栾高速公路过境,通过此高速公路前往洛阳机场和洛阳火车站均只需1个小时车程,交通方便。渑淅、嵩内、嵩汝3条高速成功纳入省级重点规划,提升干线公路87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加快县内环线建设,推进G344绕城、G208等5条干线公路改建工程。年底前实现建设路南延三桥至明德小学段、饭嵩路示范段、伊尹路五中至吕沟河段提升改造等5条城市道路建成通车。改造提升农村公路80公里、危桥10座,打造市级“四好农村路”1条以上。

9.嵩县的历史由来。秦始皇26年置新城县,治所在今嵩县老城。西汉惠帝4年增设陆浑县。唐时,陆浑县和伊阳县并存。南宋绍兴11年升伊阳县为顺州。金皇统元年改顺州为嵩州,统领伊阳、福昌、永宁、长水四县。明洪武二年降州为县,始名嵩县。清代沿袭明制。1949年2月,伊鲁嵩县撤销,4个区仍归嵩县,属洛阳专署。1951年10月全县设12个区1个镇(城关镇),辖178个乡。1960年3月原栾川县境和大章、白河、车村、 木植街4个公社划归嵩县,县政府迁栾川镇;将田湖、闫庄、黄庄、寺庄、城关5个公社和桥头牧场划归伊川。1963年2月,全县划为12个人民公社。1975年9月,划全县为16个人民公社;1984年1月,改全县16个人民公社为1个镇(城关镇)15个乡。1986年2月23日,洛阳行署撤销,嵩县属洛阳市。

10.嵩县的地理气候。嵩县处在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三面群山环抱,山岭连绵,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地貌多姿。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隆起,海拔245-2211.6米,垂直高差达1966.6米。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700多座。白云山玉皇顶为中原海拔至高点,龙池漫峰为伏牛山主峰。汝河、白河、伊河三条河流及696条支流贯穿其间,3700多条沟壑纵横交错。嵩县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属于中纬度半湿润易旱气候类型区,地跨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白云山、龙池曼以北地区为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为500-8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4℃,夏季多东风和东南风,冬季多西风、西北风,最大风力6-8级。

11.嵩县的资源禀赋。嵩县林地面积321万亩,天然林保护区286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99.79万亩,森林覆盖率65.18%,林木绿化率68%,林木蓄积量1063万立方米。耕地面积47.7万亩,川平地占18.6%,丘陵地占32.5%,山坡地占48.9%。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2.9%。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3种,二级保护植物有秦岭冷杉、连香树、大果青扦等15种;野生陆栖脊椎动物27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黑鹳、金雕、白肩雕4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红腹锦鸡、穿山甲、鸳鸯等34种。嵩县矿产主要有金、钼、萤石等资源,至今已探明矿产46种,其中黄金储量372吨,钼储量6.8亿吨,黄金产量突破42万两。

12.嵩县的旅游资源。县城横跨伊河,傍山而建,紧邻陆浑水库,显山露水,错落有致。滨河公园、森林公园、小游园、城市书屋点缀城区,38公里乐道成为市民绿色出行、休闲健身的风景线,绿化覆盖率40.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95平方米,“一点多廊”“三环叠翠”的生态格局加快构建。居于伏牛山生态旅游核心区、河南省成矿带中心区,旅游、中药材、矿产等资源分布广、品位高。建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白云山,国家4A级景区天池山、木札岭等A级景区14个,手绘小镇、石头部落、白云小镇等乡村旅游景区23个,陆浑湖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13.嵩县的历史名人。阎连科 (1958~)河南嵩县人。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又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8年应征入伍,历任济南军区战士、排长、干事、秘书、创作员,第二炮兵电视艺术中心编剧,专业作家。吴灵臣(1950年~ ) 河南省嵩县人。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为中共河南省第七届省委委员,河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中共-代表。石言(1888~1920年),名朝臣,字又謇,乳名贵秋,又名东乾,洛阳嵩县九店街人。石家祖上通晓经书诗词,他幼年聪慧,就读私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开封中州公学优级师范学校。

14.嵩县的文化底蕴。炎帝时称伊国,夏为豫州伊阙地,商称有莘之野,春秋为陆浑戎地,汉置县,金改州,明降州为县。境内有古文化遗址39处,分布着伊尹祠、二程故里、云岩寺等众多文化景观,发生过“大禹三涂会诸侯”“楚庄王问鼎中原”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位于田湖镇的二程故里被誉为“宋明理学的千年祖庭”,“如坐春风”“程门立雪”等典故在此演绎,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的千年古刹云岩寺,荣获“寺庙内千年古银杏树最多”吉尼斯纪录。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革命战争年代红三军、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先后路经嵩南,1945年河南军区司令部设在车村镇两河口村,1947年陈谢兵团解放县城,是全国革命老区县。

15.嵩县的药材种植。拥有中药材1300余种,被誉为“中药宝库”。盛产于嵩南山区的柴胡被称作“嵩胡”,是中国原产地保护品种,皂角、银杏被认定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全县累计种植中药材50万亩,是全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皂刺种植、加工、销售基地。新发展丹参、柴胡、皂刺各2万亩以上,2022年底中药材种植种植总面积突破60万亩,产值突破60亿元,奋力打造“中原药谷”。建强伏牛山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启动中医药研发项目,伏牛山中药材冷链存储物流园、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建成投用,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华润集团合作提升柴胡口服液产值。

16.嵩县的著名景点-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旅游景区、中国十佳休闲胜地。景区总面积168平方公路,现已开发白云峰、玉皇顶、鸡角曼(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和白云湖、高山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园、留侯祠、芦花谷无大休闲区。白云山景区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之水于一峰,集三河之灵于一山,为中原独有,堪称“中原山水大观”之绝品。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穆青题词“白云天下秀”,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挥毫“人间仙境白云山”。

17.嵩县的著名景点-天池山。地处嵩县西北部,原为王莽寨林场,距古都洛阳仅98公里,4万亩的景区内栖息和生长着野生动物184种,植物1800余种,森林覆盖率高达98.57%,年平均降水量812毫米,年最高气温28摄氏度,主峰王莽寨海拔1859.6米。景区内山间层峦叠嶂,峡谷深涧,森林茂盛,绿荫如盖,石洁如洗,水清如滤,有以天池、玉女溪、二郎沟、飞瀑为代表的瀑潭景观;以飞来石、石鹰、青石峡、群乳峰、玉兔峰为代表的险峰奇石景观;以原始森林、杜鹃、水杉、落叶松为代表的森林景观,以春杜鹃、夏牡丹、秋红叶、冬雾松为代表的物候景观,以王莽撵刘秀时在此作战屯兵的大寨、小寨遗址、唐朝佛寺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韩王墓为代表的人文景观。

18.嵩县的著名景点-木札岭原始生态旅游区。位于洛阳市嵩县东南部,是国家AAAA景区、河南省首家原始生态旅游区,属木札岭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达1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5%。其中旅游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超过20平方公里的区域至今无人踪迹。由九撞沟、原始森林、官帽峰三大游览区组成。距洛阳120公里,郑石高速、311国道、临木公路直达景区。旅游区海拔自950米至2153米,区内山峰险峻,怪石林立。珠连女口贝,雨花潭、白龙瀑、龙井、龙潭,或跌宕,或细流,形态各异,景象万千。落差达113米的中原第一瀑--白瀑布,跳越山崖,披挂而下,深涧雾罩,空谷传声。

19.嵩县的著名景点-白云小镇。位于白云山下,河南“最美乡村”——天桥沟。距白云山景区8公里,木札岭景区23公里。311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最高海拔1800米,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98%,负氧离子含量是市区的20倍,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小镇建立有机菜园,就地取材,保证新鲜的食材。这里有新鲜种植的多种蔬菜,保证现摘现食,零公里运输,吃的就是那口新鲜!肉蛋和土鸡,土猪,土鸡蛋有专门的农家供应渠道。白云小镇拥有拓展训练基地,五人制足球场,篮球场,高尔夫练习场,乒乓球台,真人CS等休闲健身项目。可进行公司企业拓展训练,足球夏令营,户外运动等集体项目。

20.嵩县的著名景点-兰花山。位于嵩县旧县镇童子庄村,原名仙女潭,因山上兰草众多,后更名为兰花山。兰花山旅游景区始建于2013年,是一座集特色餐饮、康养娱乐、动物观赏、果蔬采摘、休闲垂钓于一体的生态体验式景区。景区除了山幽景美,还有几大特色,分别是山谷幽兰、根雕、孔雀和山间的木屋民宿。作为“嵩县十大网红打卡地”之一,景区除了可以在周围看看山、寻寻兰草外,景区内还有室内游泳馆供孩子们戏水,能满足家庭出游的需求。童子庄村原名筒子撞,相传远古,此地便有人居住,庄前有一条小河,清泉潺潺,长年累月冲刷打磨,河道上依次出现了大小不一的几个石盆,水到此间,飘伏不定,撞击声响彻四野,方园五百米清晰可闻,故名筒子撞,后演变为童子庄。

21.嵩县的著名景点-手绘小镇。伏牛山写生基地位于黄庄乡三合村,依托原生态、纯天然的山水资源,大力建设集旅游、观光、休闲、写生、户外、漂流、亲子自驾游、河道越野驾驶体验活动、野外帐篷节构思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游,目前是豫西地区唯一一个具备地方特色、配套建设成熟的乡村原生态写生基地。“手绘小镇”的牌子特别醒目,路边的文化墙、小山村里的老民房、老石碾透露出这个小村庄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文化墙、涂鸦墙、生态牌坊、写生广场,修缮豆腐店古村落,4座明清古宅,豆腐坊、织布坊、石磨坊等传统手工作坊等配套设施,为来访的游客及写生者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22.嵩县的著名景点-嵩县石头部落。地貌独特,村落内石房石屋比邻而居,石墙石院随形而就,形态各异的奇石漫山遍野。石头部落景区是极具特色的一个原始风貌村落,位于嵩县九店乡,与汝阳、伊川交界处。此地奇石遍地,民风淳朴,一片原生态的田园风光。这里石房石屋比邻而居,石墙石院随形而就,石碾、石磨、石槽、石桌、石凳随处可见;各种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奇石漫山遍野,据说多达百万余种。石头部落以石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展现中国传统石材古建筑、天然石林、奇态怪石、精美石雕、石灶、石碾、石磨等系列生产生活用具,蕴含浓厚的原始石头文化。

23.嵩县的著名景点-两程故里。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的故居,初建于宋大观元年。明景泰六年、弘治十三年不断完善,始具规模。明崇祯九年祠庙毁于兵燹。清康熙十一年在旧址上重建。两程故里坊,又称牌坊,始建于明天顺六年,明万历七年重建为石坊,中门楣上嵌额枋,上刻“圣旨”和“两程故里”,两侧门楣上各嵌一额枋,上刻立坊者官职及姓名。正殿两侧有东西庑房,中立门生木主神位。民国改立为横匾式石刻两方,分别镶嵌在两庑内的明间后壁上,照式依序刻录93人。东庑匾曰“和风甘雨”,西庑匾曰“烈日秋霜”,系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所题,赞为师淳厚和师道尊严。两程故里存有宋、元、明、清各代碑碣石刻51方。

24.嵩县的著名景点-伊河漂流。位于洛阳南线旅游景区的中间部位,紧临洛栾快速旅游通道,四周有嵩县的白云山、天池山、陆浑湖;栾川的重渡沟、鸡冠洞、龙峪湾、老君山、养子沟、滑雪场度假区环抱。距洛阳市90公里、郑州市150公里。全程分两段漂流:森林漂段全程3公里,漂时1.5小时左右,目前为全国独有。设置有机械水仗区、鼓浪区、人工水仗区、水上餐厅区、人工海滨、休闲岛、情人岛、田园乐、森林乐园等,大河漂段全程14公里,漂时3小时左右,设置有中原最长的游泳区、水仗区。

25.嵩县的著名景点-卧龙谷生态旅游区。位于洛阳市嵩县车村镇的东部,距洛阳130公里。卧龙谷位于八百里伏牛山的腹地,伏牛山风景资源带,被赞誉为“豫西山水画廊”。景区有效观赏面积30余平方公里,有大小景点200余处,这里处于亚热带向北温带的过渡带,气候温凉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景区内林茂草丰,植被原始,有植物1900余种,中药材1400余种,珍禽200余种。因为龙王的儿子们都住在这个山谷之中,这个山谷也被称为卧龙谷。淙淙溪流、巍峨群山、如削峭壁、怪石云海、飞瀑幽潭,又有王莽撵刘秀的传奇故事和以扬善抑恶为道德基调的青龙福泽民众的美丽神化传说共同构成了文化内涵深厚。

26.嵩县的著名景点-六龙山。位于洛阳市嵩县车村镇两河口村境内。陆白公路穿景区而过。景区主峰海拔618.25米,面积约25平方公里,内有以羚羊、香獐、画眉、大鲵为代表的动物140余种;有以千年银杏、白松为代表的植物1700余种;是所动植物乐园。景区内,观满山滴翠,听莺歌燕语,自然沐浴,其乐融融。被考察,观光者多誉为"非是名山胜名山,非是仙境胜仙境"之美称。实为观光、休闲、写生、科研的理想胜地。真乃"翠岭幽谷云萦绕,溪园秀林藏奥妙,奇石瀑布巧点缀,人入画境分外娇"。

27.嵩县的著名景点-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洛阳城西南约85公里的嵩县西北部,东临洛栾高速公路,西至洛栾快速通道,南至崖口桥,北至陆浑大坝,规划总面积4222.3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118.08公顷,湿地率达97.53%,包括库塘、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等三种湿地类型。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7科228属355种;已知脊椎动物249种,包括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就有25种,包括中华秋沙鸭、黑鹳、白尾海雕、金雕等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豆雁、大天鹅、白琵鹭、白尾鹞等2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8.嵩县的名胜古迹-铺沟石窟。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嵩县田湖镇铺沟村。现存7窟,东部6窟自上而下错落毗邻,高1.55-1.7米,深1.11-1.7米,宽1.15-1.6米。西部1窟,俗称"六郎窟",平面近方形,高5米,宽6.6米,正面佛像,高1.8米。7窟造像,面部丰满而稍长,深目高鼻,两肩平方,衣纹流畅而多褶,北魏晚期作品。自北至南编号为第1窟、第2窟、第3窟、第4窟、第5窟(以上集中于北边),第6窟(又名六郎窟)。现存六个窟皆为壁设坛,方形平面,穹窿形顶(个别为平顶)形制,窟门方形,正壁造像的铺,门外造二力士(个别无)守护,同在胡太后时期的弥勒洞,来恩赐九洞等相似。

29.嵩县的著名景点-速龙滑雪(滑草)乐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车村镇、木札岭原始生态旅游区西1千米处,距洛阳130公里、郑州210公里、平顶山100公里。滑雪场海拔1200m,服务区紧邻311国道,距郑尧高速23公里,郭木路2公里,60公里范围内可实现与尧山温泉、下汤温泉带等冬游项目的完美组合。总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雪域面积愈6万平方米,服务大厅3000平方米。滑雪区最大坡度18度,最小坡度6度。现具备初、中级雪道各两条,国际先进的造雪机6台、压雪机2台、全进口魔毯两条、雪具5000套,并设有练习区、大型橡皮圈、雪上飞碟、太极圈娱乐区、儿童戏雪区,休闲观光区、拓展训练区,且餐厅、咖啡厅、休息区等服务设施。

30.嵩县的著名景点-嵩县龙池曼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其地理位置位于嵩县境内南部,保护区前身是五马寺林场,于1958年建场,由杨山、木札岭、龙池曼、杨树岭、大青5个分散的林区组成,总面积为7573公顷,森林总蓄积量为42.5万立方米。保护区共有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分类鉴定共有26目,59科,201种。其中:哺乳纲6目,7科,28种;两栖纲2目,6科,8种;爬行纲 2目,7科,18种。鸟纲16目,39科,147种(雀形目77种,非雀形目70 种),其中有7种为河南分布新记录。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鹳、华南虎、水獭青鼬、麝、青羊、金鸡、勺鸡、鸳鸯、红腹锦鸡等18种。

31.嵩县的名胜古迹-孙店守备署。孙店守备署始建于清代,是当年为了守卫一方而建设的一处官衙。位于嵩县车村乡西4公里的孙店村。主要建筑有碑闸、仪门、大堂、二堂、三堂、东西庑房、邱大人庙等。清末民初被天王纵队伍捣毁,今尚存大堂、二堂、三堂各三间。明代初期,曾在木札岭设置了“巡检”,并派兵驻扎,到明万历年间正式定格为“巡检司”,这一编制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乾隆年间,巡检衙门搬至孙店,并由四品守备带兵驻守,从此,“孙店守备署”便出现在了汝河的北岸,直至今天,当地百姓一直称之为“四品守备衙门”。

32.嵩县的名胜古迹-伊尹祠。位于嵩县城南4公里是低房乡龙头村。建于明朝,现存正殿5间,左为"一德堂",右为 "二聘堂"。另据光绪朝《嵩县志》载:"伊尹之母葬于洛沟"。墓冢方圆5亩许,高18.7米,当地人称之为"尹姑冢",今犹存。伊尹祠又名元圣祠,位于嵩县纸房乡龙头村,是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元圣(第一个圣人)、中华食祖——伊尹的重要场所。伊尹是夏末商初人,古史记载,他出生于伊洛河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后人为纪念伊尹,在这里建伊尹祠。

33.嵩县的名胜古迹-桥北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城西南约85公里处的嵩县陆浑镇桥北村。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50米,总面积8.75万平方米。1956年冬发现,1959年夏复查。出土陶器以细泥红陶、粗红陶和白衣彩陶为主,还有少量夹砂粗陶;石器有钻孔石刀、石镰、石凿、石轮、石斧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考古工作者所采集到的器物标本来看,陶片以泥质红陶片和白衣彩陶为主,还有加沙粗陶。器物可辨者主要有盆、小口尖底瓶、钵、碗等。石器有斧刀、镰及砍砸器诸种。

34.嵩县的名胜古迹-庆安禅寺。原名"赵村禅寺"。据寺中《重修庆安禅寺碑记》记载,该寺修建于元代至元年间,明弘治、隆庆年间及清代均有重修。庆安禅寺历经沧桑和朝代更迭,保存至今。据传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女皇武则天游此地,目睹寺容,耳听钟鼓诵经之声,烦躁之意顿消,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武则天醒后龙心大悦,遂提笔写下"庆安禅寺"四个大字,从此庆安禅寺名扬天下 。庆安禅寺占地一千五百平方米。该寺山门为青砖瓦门楼,大雄宝殿共三间,进深八米,阔十二米。大雄宝殿殿中佛台高一米,释迦牟尼像高三米,坐于金刚莲花座上。

35.嵩县的历史遗迹-万氏故居。位于嵩县闫庄乡闫庄村,民国河南省政府主席的万选才的故居。现有60多间房屋,分为东西两个大院,彼此之间有门道相通。万氏故居为民间二进四合大院的传统建筑风格,每所院子的临街房、过厅和上房都面阔五间,高大宽敞,雕梁画栋。其中,东院由万选才一家居住,后面的上房为两层楼,当地人称“司令楼”。万选才去世后,葬于该村东边的万氏佳城。万氏佳城占地约50亩,坐北向南,在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大门、八角亭、牌坊、墓冢等,两侧还设有厢房、卫士室,森然有序。

36.嵩县的历史遗迹-韩王墓。位于嵩县德亭镇黄水庵村天池山下,坐北朝南,周长84米,高12米,四周被松树覆盖,墓前立有“韩王之墓”碑,东临三道沟顶端,西临青石峡石壁,南为毛圪塔岭,北为黄阴坡。韩王墓位于嵩县德亭镇黄水庵村天池山下,坐北朝南,周长84米,高12米,四周被松树覆盖,墓前立有“韩王之墓”碑,东临三道沟顶端,西临青石峡石壁,南为毛圪塔岭,北为黄阴坡。清康熙年间所编《嵩县志》记载:“韩王陵,县西八十里天池山下,众峰攒秀,一涧蒙泗,其冢巍然存世,传为韩王陵。嵩故为韩地,必战国韩王也。”

37.嵩县的历史遗迹-龙兴寺。坐落在海拔884米的思远山顶(俗称西岩山) 。古龙兴寺建于唐代,坐北面南。鼎盛时期,占地十余亩,殿宇、楼阁二十余间,铁铸佛像数十尊,三吨余大铁钟一口,钟上铸有“尉迟敬德监工”字样。千年银杏树一株,立于寺院西侧。龙兴寺重修后,占地四亩,有前殿、正殿、东西配殿等。前殿亦为山门,进深二丈,阔三丈五尺,明三暗五,仿明清建筑,红墙黄瓦。东西尽间四墙角站立四大天王,高二米余。弥勒佛背后绕神宽一米。西配殿三间,砖木结构,进深丈余,面阔三丈,五脊六兽。

38.嵩县的历史遗迹-大章关帝庙。位于嵩县大章镇大章村,坐北朝南。据相关碑刻记载,该庙始建于明天启七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有山门、大殿、过殿、东西厢房等。大殿面阔三间,为单檐硬山式建筑,上覆板瓦,脊上有花草图案,四开门,直棂窗。大殿前为过殿,为卷棚式建筑,卷棚前有石狮,东侧立有《大清乾隆四十七年重修大章关帝庙碑记》石碑一通。东西厢房各面阔五间,单檐。山门为上下两层,面阔三间,为单檐硬山式建筑,有20个斗拱支撑。

39.嵩县的历史遗迹-云岩寺。始建于唐朝元和年间,分为上寺和下寺,背靠伏牛山主峰龙池墁,面对宝天墁自然保护区。寺内的千年银杏树堪称天下一绝。寺院目前仅存留了下寺三间正殿和三间厢房;只塔林遗址和残存的建筑构件。下寺正殿为硬山灰瓦顶建筑,进深两丈,梁架上有鎏金云纹彩绘;东厢房为硬山灰瓦顶,均为清嘉庆年间重修。庙内梁檩椽子门窗柱子等所用木料全部为银杏木。白河乡现存500年以上的古银杏树413棵,其中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237棵。这些银杏集中在云岩寺、五马寺两处,最大的一棵古树树龄1359年。

40.嵩县的历史遗迹-城隍庙歌舞楼。重檐歇山式砖木结构,也叫八角楼,飞檐挑角。歌舞楼位于今嵩县旧县镇的街中心,坐南朝北,对面是城隍庙,东边是老县衙。唐宋时期,各地供奉城隍神的风气越来越盛。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更是下诏对天下城隍神进行加封,县一级的城隍神从此成了“显佑伯”。旧县城隍庙建于何时,史料并无明确记载。《河南戏曲史志》里称其建于明代,曾于清光绪年间重修。

41.嵩县的历史遗迹-红椿寺旧址。位于嵩县车村镇高峰村始建于唐,敕修于明嘉靖元年。明万历十七年重修。寺庙后毁于明末战火。红椿寺现仅存石寨墙及三孔石拱桥两部分。寨墙为山寨围堡式,全用石块筑砌,依山势而建,起伏蜿蜒。底宽3米,高3米,顶宽1米,总长1800米,两侧出檐,可二人并行,东、南、北三面石拱寨门尚存。东寨门内是一条宽约10米,长约百米的石阶步道,全用石条铺设,步道尽头是一个十几亩的巨大平场,内有拴马石、石碾、石磨以及坍塌的石墙等。

42.嵩县的著名特产-嵩县银杏。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特产。嵩县银杏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抗癌、平喘、活血、壮阳等功效。嵩县优越的地形与气候条件为银杏的保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力条件,目前全县16个乡镇有8个乡镇分布有突然银杏林或散生银杏古树335株,规模和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该县白河镇下寺村千年古银杏林现存树龄500年以上的古银杏树113株,其中树龄千年以上的67株,树龄最长的一株1300年。基于树龄古老,分布集中,密度较大的特点。嵩县银杏产量达5万余公斤,被誉为河南银杏之最,中国“银杏之 乡”。

43.嵩县的著名特产-嵩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嵩县盛产柴胡历史悠久,又因嵩县各地均产柴胡,属当地的一大特产,故又称为“嵩胡”。嵩县产柴胡根粗气浓,有效成分“总皂甙”含量高于其他产地同类产品。从元、明至今,全国各地药商纷至沓来,收购嵩县柴胡,有些向外出口,使其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盛誉。嵩县柴胡耐寒耐旱,适宜在600-800米海拔高度浅山区较干燥的山坡、林缘、林中隙地、草丛及沟旁生长,比较理想的土壤为壤土、沙质壤土或腐殖土。嵩县地处丘陵山区,气候暖和,适宜多种药材生长。

44.嵩县的著名特产-嵩县皂角刺。皂角刺,又称皂角针、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属较为稀有的中药品种。皂角刺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皂荚树的棘刺。本品性味辛,温,功专消肿排脓,中医临床用于痈疽肿毒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表现为脓未成者可消,脓已成者可使之速溃。现代抗癌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癌抑癌活性。嵩县皂角刺地域保护范围为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涉及白河镇、车村镇丶旧县镇、大章镇丶德亭镇、城关镇、纸房镇、闫庄镇、田湖镇丶饭坡镇、九店乡、何村乡、大坪乡丶库区乡、黄庄乡、木植街乡16个乡镇。

45.嵩县的地方美食-陆浑银鱼。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特产。嵩县陆浑银鱼通体透明,营养价值极高,是美容养颜、补肝益脑的极品,98年被中国农业部评为“金质奖”,陆浑水库被定为全国定点银鱼引殖基地。陆浑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陆浑村附近,黄河二级支流伊河上,距洛阳市67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占伊河流域面积57.9%。嵩县自1993年引进银鱼项目至今,已经成为该县出口创汇产品,“陆浑”牌银鱼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陆浑银鱼曾在国家农业博览会上获得农产品金质奖,嵩县也被确认为“全国银鱼引种定点基地”。

46.嵩县的著名特产-嵩县爬树鸡。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特产。“爬树鸡”是选择适宜散养的土鸡品种进行林下养殖。“爬树鸡”肌肉结实,脂肪含量低,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对人体保健具有一定的价值。嵩县“爬树鸡”因生活在生态环境极佳的嵩县,长期食野草中药,饮天然山泉,白天在林间散步,晚上在树枝上栖息而得名。其鸡蛋无污染、全生态,鸡肉富含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口感好,营养价值极高。全县建成2万只规模爬树鸡养殖示范场17个,2万只规模种鸡场2个,发展规模养殖户380户,全县爬树鸡饲养量达到1020万只。

47.嵩县的地方美食-嵩县拳菜。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特产。嵩县拳菜,又叫蕨菜。拳菜可烧可扒,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先秦时期已为祭品,民间美誉“山菜之王”。拳菜,又叫蕨菜、蕨儿菜、拳头菜、龙须菜、龙头菜、如意菜等。《说文通》称其“初生为蒜苗,无叶,端似鳖脚,亦似小儿拳,故曰拳菜。”河南伏牛山区嵩县、卢氏、栾川、西峡等地盛产拳菜,每年春夏之交,其茎正嫩,为采摘的最佳季节。春季可当蔬菜采集其嫩叶、嫩芽鲜食,尤其与肉类搭配烹饪,口感、味道甚佳。

48.嵩县的著名特产-嵩县核桃。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特产。嵩县核桃主要种植清香、香玲、9818、8518、辽核1号、辽核4号等品种。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南部,属秦岭余脉,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以伏牛山山脊为界,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北为暖温带气候区。嵩县土壤分为棕壤、褐土和潮土三大土类。嵩县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繁育,为核桃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环境。作为全国核桃基地示范县,嵩县的核桃基地总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4.5万亩,干果年产量达1200万公斤,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