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减碳2900吨!南山区打造低碳建设“全国样板”

时间:2025-03-19 13:09:00

在“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正加速迈向绿色低碳的未来。作为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者,深圳市南山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新路径,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南山区碳地图

先行先试,打造低碳建设“南山样本”

自2021年起,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以下简称“南山管理局”)率先行动,聚焦建筑领域碳排放这一关键环节,从政府投资类项目破题,出台了《南山区政府投资类建设项目落实碳排放管理实施指引》(以下简称《原实施指引》)。这一举措使南山区成为全国首个推行低碳建设技术标准和管理机制的区域,为全国低碳发展提供了“南山经验”。

2024年,国务院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南山区紧跟国家步伐,于近日修订并印发了新版《南山区政府投资类建设项目落实碳排放管理实施指引》。此次修订在总结三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指引的示范性、指标的科学性与实施的可落地性,为南山区低碳建设开启了“加速模式”。

成效显著,年减碳量相当于种下大片森林

《原实施指引》实施三年来,成效显著。150余个政府投资项目在指引下实现了低碳转型,累计贡献光伏装机容量约8MW,年减碳量预计可达2900吨,相当于种下大片森林,为南山区的蓝天白云增添了更多绿色。

南山区低碳建设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引领与社会协同的共同努力。三年来,一批低碳示范项目脱颖而出,成为南山区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高新小学获评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第三批试点项目,打造了高密度城区绿色校园典范。四海公园机械式立体车库作为南山区首个光储直柔负碳立体车库,富余绿电助力四海公园打造近零碳公园。海岸学校按照国标绿色建筑评价二星级建设,并按近零碳校园标准设计,成为绿色校园的标杆。

此外,蛇口大厦、领潮大厦、南山能源生态园零碳天地等一批社会投资建设项目也纷纷加入低碳试点行列。蛇口大厦获评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第二批试点建筑,并入选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领潮大厦凭借先进节能技术,成为国内首个5A级近零能耗高层写字楼;零碳天地则以“零能友邻 自然友好”为理念,提出了六大可持续设计目标,成为绿色建筑的典范。

再发力,开启低碳建设“加速模式”

为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南山区于2025年对《原实施指引》进行了全面修订,开启了低碳建设的“加速模式”:更新碳指标体系,参考国家、地方等相关标准,对核算边界、碳排放因子、碳排放强度指标等作出调整,进一步提升低碳标准;结合先进技术措施,新增《低碳专篇编制指南》和碳排放指标计算方法,统一碳排放核算要求,让低碳建设有章可循;配合《南山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扶持措施》,新增社会投资建设项目低碳专篇审查指南,激励更多社会力量投身低碳建设。

此次修订为南山区建筑领域的低碳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蓝图和可行的操作路径,将有力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减污降碳,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升级。

未来,南山区将持续以低碳为笔,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得益彰。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征程中,南山区将继续贡献更多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绿色篇章。

采写:南都记者 蔡宇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