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姚广强 通讯员 原文钊 贾蓝
3月28日上午,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内,河南科瑞斯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有序操作,叉车往来穿梭,一批批石墨匣钵顺利装车。

“今年第一季度,我们的产品订单已经全部生产完毕,正在组织发货。”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这是焦作市山阳区全力推进“三十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年初以来,山阳区以焦作市“三十工程”为引领,以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融入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强都市工业,打造结构持续优化的新型工业化;发挥特色优势,培育需求持续释放的新兴服务业;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品质持续提升的新型城镇化。
今年,科瑞斯博年产80万套石墨容器、平舒新材料二期等3个项目被纳入省重点项目,总投资34.8亿元;风神轮胎综合技改、东部冷链物流园等22个项目被纳入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89.4亿元,项目建设数量和体量显著提升。
此外,山阳区在承担冷链物流园、高性能巨型工程子午胎、沿太行高速连接线、北部山区生态修复、城市排水防涝项目、市县两级重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等市“三十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高标准谋划了42个区“三十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178.3亿元,其中工业类18个、服务类14个、基础设施类10个,全力推进“三十工程”项目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机制完善,推进有力。山阳区持续树牢“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对市、区“三十工程”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分包,每个项目明确1名县级领导牵头推进,严格落实双“第一责任人”推进机制,高位推进项目实施;建立问题集中交办机制,及时收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责任单位,严格集中交办,按时保质完成问题化解。同时,区委、区政府督查局会同区发展改革委、项目推进中心等部门、对省、市、区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和问题解决情况进行督导,重大问题列入区级“1+10+N”过程监管体系,并每月进行通报,推进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