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科技赋能全产业链助力“云花”振兴

时间:2025-04-01 23:11:00

来源:【云新闻】

清明将近,在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花卉育种中心开远分中心的选种测试棚里,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的月季种苗依次排开,工作人员对每株试种月季的高度、花头数量、芬芳度等情况进行观测记录。

成立于2023年的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花卉育种中心开远分中心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采用环境调控、无土栽培等先进系统实现月季选种测试自动化和智能化。作为云南花卉种业创新的核心载体,该中心通过种质资源挖掘、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逐步实现从“引种依赖”到“自主创新”的转变,现已测试自育优株104个,摩朵、团恬、余香等10个自育新品种正在进行品种专利权申报登记。

“市场上农户种植的绝大部分品种都依赖进口,选育月季新品种也是为了有更多更好优秀品种同国外成熟品种竞争,让中国月季切花走向世界。”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花卉育种中心(开远)基地负责人杨顺文说。育种中心结合开远特殊气候选育适合种植的月季新品种,让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降低养护成本。

为留住云花的“根”,开远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近年来不断加强与高端花卉领军企业深度合作、联合攻关,投资建设云花创新中心等10万平方米智能种苗温室,配套建成母本繁育园、品种资源库等生产设施,成为全省“云花”生产种源研发、种苗繁育新高地。目前,园区共研发花卉新品种64个、引进花卉新品种2792个,建成亚洲最大的菊花资源库,保留菊花品种3600多个,成功研发培育出菊花新品种30多个,获得农业农村部授权菊花新品种12个、实用新型专利14个。

走进云南西露斯园艺有限公司智能温室大棚,各色非洲菊在透气栽培床上以标准间距整齐排列,花瓣在过滤后的自然光中舒展绽放,这静谧的生长韵律中暗含着精密算法的智慧选择。

据介绍,温室大棚顶部的环境调控中枢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多项参数,经中央计算机运算后,自动调节遮阳、通风、灌溉等设备。这些由园区在建设初期统一部署的“植物医生”,将鲜花生产周期精确到天,每平方米产能比传统温室增加2.5倍、产值提升3倍以上。

“我们入驻园区是带着种苗‘拎包入住’,园区根据种植需求,建设大棚、采后处理、运输等配套设施,并不断增加企业曝光度帮助吸引客户,让我们的种植面积和年产量从原先的25亩、400多万枝,增加到现在的50亩、1000多万枝。”该公司生产经理普贵飞感叹道。

从“一棵苗”到“一束花”,作为全国第一个以花卉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远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以全产业链思维构建“种苗研发与繁育—标准化种植—冷链物流—互联网销售”全链条生态。通过数字技术深度赋能生产,打造开远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充分整合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从种植到销售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让“云花”不仅绽放在田间地头,更是将芬芳传送到全球市场。

“园区高标准规划,精准招商,高起点建设,引进互联网先进技术,全面实现自动化生产,加大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满足企业销售需求,畅通销售渠道,现已入驻企业25家,去年产值达10.17亿元,并成功入选云南省数字应用典型案例。”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建荣介绍。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饶勇

通讯员:邱美华 张兴 李雪琼

责编:袁熙

审核:黄芳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