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无人机是智慧农业与低空经济的跨界融合。近年来,通过省、市无人机统防统治项目的不断示范推广,农业无人机已普遍被东莞农户接受和认可。2024年,东莞市应用面积超9万亩次,水稻统防统治覆盖率更是达到了68%。不少种植大户都自购了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也应运而生。目前,东莞市在全国“植保植检信息管理系统”建档立卡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共5家。

农业无人机
秧苗期生产管理
春耕正当时,目前东莞各镇街水稻正在陆续插播。在秧苗期,主要做好草害和螺害的防治、稻田杂草防控。一般采用“一封一杀”策略,即封闭处理和茎叶喷雾处理。要谨记打早打小,在杂草“三叶一芯”前进行有效防除。
机插秧田可在插秧前2-3天,将封闭药结合螺药一起通过无人机进行喷施处理。要想确保封闭效果,一定要做好田块的平整。茎叶喷雾处理要根据田间杂草发生的情况进行,一般在封闭药后两周左右进行。
封闭药可用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等。茎叶喷雾处理一般选用氯氟吡啶酯、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等防治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选用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灭草松等防治鸭舌草、异型莎草等阔叶杂草及莎草。福寿螺一般选用杀螺胺、杀螺胺乙醇胺盐、四聚乙醛等。
无人机操作注意事项
在操作无人机进行作业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做到以下“三个安全”,主要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
东莞市小蜜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彪提醒在无人机作业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起降区域要进行隔离并驱离作业区域的工作人员。起飞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田块测绘要细致、安全,避开电线。作业时间应避开高温,可选择早晚作业,避免药物因为高温蒸发影响药效。还需注意风向,保留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药物漂移对周边作物、鱼虾塘、蜜蜂造成损害。
合理密植水稻提高单产
在做好草害、螺害防控的同时,还可通过合理密植来提高单产。一般而言,采用机插秧的密植田块,行距在30厘米、株距保持在12-14厘米,每亩插播1.6-1.8万穴。
文 | 记者 秦小辉 通讯员 莞农宣
图 | 林振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