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通讯员 宋飞 周海燕 陈柳莹
4月10日上午,深圳市罗湖区“双百工程”培训班启动仪式暨首期培训活动在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举行。首期培训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题,正式拉开区域教师教育全新发展、质态跃升的帷幕。


罗湖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延勇,罗湖区教科院院长李春娥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罗湖区教科院陈小波副院长主持,全区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双百工程”新质教学班、新质教育班学员、“博士+教育研究基地”成员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高延勇在讲话中阐述了罗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改革的三大核心方向:一是面对全球变局及智能时代来临的外部环境,罗湖教育需承担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先锋使命,致力于走出一条新路;二是提出新质教育和生态教育,包括思政教育改革、数字教育的转型以及智能体的引入,形成新智课堂,推动课堂革命;三是强调协同育人,打破教育界限,实现开门办学,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教育生态。此外,他对参与“双百工程”的教师寄予厚望,他勉励教师们要不断提升开展新质教育的能力,强化学习与研究素养,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持续自我成长,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李春娥详细介绍了“双百工程”的背景、目标及实施计划。为贯彻落实罗湖教育“1-4-10-4”战略,系统重塑区域教育新质态,罗湖区决定举办新质教学班(侧重学科教学)和新质教育培训班(侧重班主任),每个班分别遴选100位学员,着重培养打造。同时,还根据学科学段,将200位学员和“博士+教育研究基地”的32位博士,全部分配到相应“三名工程”工作室(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结对共建,旨在通过分层分类的精准培养机制,打造协同发展的教师成长生态、锻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师资队伍。讲话中还提出三点要求:第一,“三名”工作室要切实发挥好引领作用,认真履责,勇挑重担,担负起教师队伍的培养责任。第二,“双百工程”新质教师培育周期为一年,月度集中,服务罗湖教育重点攻坚项目。培育形式为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场景示范、特例展示、圆桌论坛、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一年周期内完成6项任务,实现少数关键的新质成长。第三,准备第二季课博会。要求学科类直播间全学段全学科覆盖,罗湖区10个名书记名校长的工作室、50个名教师工作室、33个名班主任工作室,每个工作室至少承担1个直播间8位老师参与。直播覆盖罗湖区4个帮扶地区40个直播间,今年课博会要推出1000节课展示罗湖教育人的新质生产力风采。


罗湖区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代表、罗湖实验学校书记黄文源,“双百工程”新质教学班学员代表、银湖实验小学宋飞分别发言,表达了对“双百工程”的期待和决心,以及对新质教育和教育家精神本体内涵、实践逻辑、实施路径的追问和追求。

长春师范大学黄宝国教授作了题为《教育家精神引领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的专题讲座。他以教育家精神为核心,系统阐述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他强调,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需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立足国家立场,秉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并引用黄大年等教育家的先进事例,指出站稳国家立场是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他提出,教师应锤炼人格魅力、道德情操与实践智慧,以仁爱之心因材施教,以社会担当胸怀天下。针对专业成长,他主张“深耕课堂,点亮自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听得懂、坐得住、学得来、用得上”,将每堂课打造成示范课。讲座尾声,黄教授呼吁教师以包容心态发掘学生潜能,激发内驱力,培育学生格局,为中国教育发展贡献力量。本次讲座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

此次“双百工程”的启动,标志着罗湖区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共同打造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罗湖样本”。
((图片由罗湖区教育局提供 摄影: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