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荣君 赵晓乐 丁乐乐
考古拓印、陶瓷器制作、文物修复、戏曲表演、剪纸体验……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研学项目遇上外国学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4月12日,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布莱顿文法学校的37名师生走进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研学课程。
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此次研学活动。在国际学院指导下,文物保护考古学院、戏曲艺术学院、文化遗产与传播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优势,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沉浸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课程。

清洗拓石、铺展宣纸、均匀上墨……在文物保护考古学院老师的指导下,来自澳大利亚的这群“洋学生”认真地学习着拓印的每一个步骤,感受着这项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当一幅幅清晰的拓片在手中呈现时,每个人都赞叹连连。

在陶瓷器制作环节,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唐代陶器制作。从揉泥到拉坯、从施釉到塑形……这群来自大洋彼岸的学生用指尖感受着千年陶艺的传承。

在陶瓷修复体验环节,他们又化身成为“文物医生”,用专业工具小心翼翼地将破碎的陶片一点点重新拼接,看着一件件破损的陶罐在自己手中“重获新生”,他们激动不已。

在戏曲艺术学院,学员们参观了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欣赏了豫剧剧目《穆桂英挂帅》中的经典唱段,并亲自体验起了戏曲妆造,当金粉勾勒的脸谱在镜中显现时,他们一个个兴奋地拍照留念。

在文化遗产与传播学院非遗剪纸实训室,全国百强学生社团剪纸艺术研究社的师生指导着澳洲学生,用剪刀在一张张红纸上创作出了牡丹、哪吒等生动图案,成为了他们最珍贵的纪念品。

“今天的每一项体验都让我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亲手制作陶器的过程,让我真正触摸到了中华文明的脉搏。”布莱顿文法学校学生亚历克斯·欧文感慨地说。
此次国际研学活动不仅让澳大利亚布莱顿文法学校师生深度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架起了一座中澳文化交流的桥梁。未来,学校将与更多海外学校开展深入合作,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交流与传播。